时值暑假,正是毕业生们找工作或兼职的高峰期。其间,不少人会通过58同城网等网站找工作或租房。然而,最近我省法院审理的多起案件显示,犯罪分子利用了58同城发布虚假信息等,从而达到骗取受害人钱财的目的。记者通过梳理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我省已有不少市民因在58同城网找工作、租房或购二手物品等被骗,其中仅诈骗就有20起左右,诈骗套路也是多种多样。

  [套路一] 夸大实力骗取求职者培训费

  安徽云之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袁某等为股东,公司分为咨询部、市场部、财务部、教学部等。公司经营范围为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网页制作等。王某作为市场部负责人,在公司无盈利项目和实际业务的情况下,通过在58同城网、赶集网、以及现场招聘会等形式,发布与经营范围不符的岗位需求等虚假招聘信息,诱骗应聘者前往该公司求职。

  公司负责人以面试名义向应聘者夸大介绍公司发展前景,许诺培训结束后安排或推荐高薪工作、工作一定期限后全额返还培训费等虚假的丰厚待遇,诱骗应聘者交纳培训费用参与内部培训。公司成立至2017年2月,36名应聘者被骗培训费用共计35万余元。近日,袁某等9人犯诈骗罪在合肥高新区法院获刑。

  [套路二] 改号通话骗人付款购二手车

  2016年3月至8月期间,王某某伙同他人购买用于诈骗的笔记本电脑、改号软件等工具。然后其在58同城、赶集网等二手物品交易网站注册帐号,以较低的价格发布虚假的二手电动车售卖信息。

  当被害人拨打预留的电话时,王某某谎称所售车辆来路不正,以此要求被害人在其事先选定的地点交易,并要求被害人要两人到场,一人去看车,另一人在银行附近等待付款。

  当被害人二人来到指定地点后,王某某设法将两人分开,用电话与负责看车的人通话,再利用改号软件将手机更改为看车人的号码,用以拨打等待付款的人的手机,谎称车已看好,骗取付钱人向指定的账号付钱。王某某伙同他人采取该手段,共计作案56起,合计诈骗金额77200元。王某某最终因犯诈骗罪,被芜湖镜湖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套路三] 招聘兼职刷信誉返利骗钱财

  万某通过网络自学以及跟人学习“招聘刷信誉”的网络诈骗方式,后在自己租住的出租屋内,利用笔记本电脑先通过中间人在赶集网和58同城网站上发布兼职招聘的虚假广告。

  通过QQ聊天以“刷信誉返利”的方法取得求职者信任,接着让被害人在虚假商城网站上购买所谓的“商品”,承诺将“商品”通过网络上专门的回购商家变现,但实际上只是一个骗局。万某以此方式诈骗多人。因犯诈骗罪,万某被南陵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平台回应]已在网站进行提醒将与公安部门合作

  针对犯罪分子的不法利用,目前,58同城方面已就此有了动作。记者登录58同城网发现,58同城相关条款规定企业在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前需认证资质,包括营业执照、法人认证等。此外,在该网站以及APP上的醒目位置有“警惕招聘骗局”的提醒。网站以动漫的形式揭秘常见骗术。另外,在58同城网的内部页面,也设有举报的窗口,再次提醒求职者求职过程勿缴纳费用。

  与此同时,今年6月下旬,58同城、赶集网在官微上发布声明表示,58同城、赶集网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但仍有不法分子利用花样翻新的虚假诈骗手段,对求职者进行诈骗。

  声明称,58同城、赶集网将加大对于求职线下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引导和提醒,对用户求职提供全流程人工咨询与主动服务,全面保障求职者人身、财产和信息安全;将进一步扩大求职者保障计划、放心企业等服务覆盖范围,细化保障条款,解决求职者的后顾之忧;联合公安司法部门,严厉打击“网络黑产”,对于破坏平台生态和欺诈用户的“黑色产业”和问题企业,其将与公安司法部门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从跟进、取证、调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入配合,不计成本,与违法行为斗争到底。

  58同城、赶集网也呼吁求职者重视求职安全,重视平台防骗提示,积极留存证据并投诉举报。

  [律师观点]

  防骗不能仅靠网站

  求职者自身要警惕

  安徽美林律师事务所王海波律师称,类似“58同城网”这些求职招聘网站对发帖人及发布的信息有审核的义务,但是往往诈骗者在行骗时会有企业营业执照等合法信息,而且网站上的信息是海量的,导致网站审核难度很大,“但是网站在接到举报信息时,有及时调查删除不实信息的责任。因此,广大求职者在发现疑似诈骗信息时,要积极举报。”

  另外,王海波提醒各位求职者,在遇到招聘公司需要缴纳体检费、押金等情况时,一定要多留心眼,“招聘公司要求缴纳保证金、押金等都是不允许的,体检费用也应该有招聘单位出。”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