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蜀山区“321”空间发展战略,包括三里庵等街道在内将发展高端服务业,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区。三里庵的未来在于国际化,并将以此为契机撬动整个区域的国际化。为展示三里庵率先引领升级变革,今天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城市坐标三里庵——聚焦三里庵国际商圈”。

  承载发展之重,城市坐标三里庵将率先引领合肥中心商圈的升级变革。“国际化”战略已经确定。与世界对标,打造具有国际范的三里庵国际商圈。在现代与历史中,三里庵将快速向前,成为合肥商圈创新发展策源地,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新成就。

  历史:十四年峥嵘成就一代商圈

  对于合肥而言,三里庵商圈可谓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一个传奇的地标,它既有老炮儿般的逆袭,也有着充满争议的神话。

  上世纪50年代,合肥市政府要规划建立稻香楼宾馆,所以当时稻香楼附近的居民之中,有30来户就近搬来了三里庵,组成了并不热闹的第一代三里庵“移民”。

  2004年,国购广场正式开业,成为三里庵商圈的“拓荒者”。

  作为第一代城市商业综合体,这个体量达10万平方米的全新购物中心一经亮相,立刻轰动。伴随着国购广场的开业,家乐福、宏图三胞等大型品牌也陆续进驻。其中,世界500强家乐福在开业当日就创下了世界第一,即当日客流量全球第一,在业界被称为不可复制的奇迹。

  2012年,之心城购物中心正式开业,这家集商务办公、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再度将三里庵商圈推向巅峰。

  十四年峥嵘,如今以上述两大综合体为龙头的三里庵商圈已经形成,商贾云集,日均人流量达到20万人次。家乐福、之心城、官亭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古老的三里庵越来越时尚。它依托长江路和畅通一环,东接四牌楼商圈,南通南七商圈,西连高新区,交通四通八达,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大IP:成辐射全省的“超级商圈”

  每座城市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经典商业记忆。在北京,它叫王府井;在杭州,是被唤作“小北门”的武林广场;在成都,“春熙路”无可替代。于合肥而言,“三里庵”的记忆无法抹去,经典无法重建。

  回顾当年,三里庵第一、二代的居民都是上个世纪50和80年代因为拆迁和大建设而到来的。合肥作家六六的小说《王贵与安娜》中,有这样一场戏:安娜留纸条,让王贵下班后去三孝口接她和二多子,而王贵错把三孝口看成三里庵,被骂了一顿委屈得想哭。

  这体现出三里庵在合肥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共识”。三里庵身后,是洗净铅华的徽商印记;三里庵身前,则是整个区域喷薄的商业潜力。

  2016年,安徽省政府集中迁址滨湖。在历经数次城市发展规划和巢湖行政规划变更后,城市布局已焕然一新;随着区域商圈的不断冒头,城市商业副中心的辐射范围正不断扩大,老商圈的昔日辉煌渐渐远去。以三里庵、三孝口和四牌楼为端点,以长江路为轴线的安徽第一街的核心路段,罕见地陷入了政商两端的“静默期”。

  然而,在加入长三角城市群之后,合肥当前立足于城市组团的商圈结构却亟待升级。尽管商圈组团愈发密集,但合肥尚无可以拥有全省辐射力乃至区域影响力的“超级商圈”。

  抢占“超级商圈”,最有希望杀出重围的当然包括“三里庵”这个重量级的大IP。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三里庵早已成为合肥人的购物天堂,甚至幻化为整个合肥商业的一个符号。

  2018年,已经成为合肥商业肱骨的三里庵,在十年繁荣后再度站在十字路口。升级成为能够辐射全省的“超级商圈”——这是三里庵无法逃避的责任。

  国际化:打造一体化发展生态系统

  三里庵谋划的是一盘“国际化”的大棋。

  风起青萍之末,浪涌微澜之间。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为己任的合肥,以创新引领,在高质量发展中跨越赶超,成为安徽乃至全国创新发展的策源地。

  与此同时,魅力蜀山,首创之区,正奋力建设一流现代化城区,全力以赴开创现代化国际都市区核心区建设新局面。按照蜀山区“321”空间发展战略,包括三里庵、琥珀等街道在内将发展高端服务业,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区。

  三里庵的未来在于国际化,三里庵国际商圈在这一机遇中,将大有可为。“三里庵商圈的国际化,将不只是表,更将触及里。”合肥蜀山区相关人士表示:“我们要在三里庵打造的是一整套‘国际化’的生态系统。”

  “国际化”成为三里庵的使命,并将以此为契机撬动整个区域的国际化。

  这可能是一个最适合三里庵的选择。众所周知,三里庵辖区内“四多四发达”,高等院校多,医疗单位多,高档接待性宾馆多,大单位多;商贸业发达,金融保险业发达,交通发达,电子通讯业发达。宜商、宜居、宜业,辖区聚集大量商贸、金融、电子知名企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完善的现代化配套和良好生态环境,是蜀山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域,也是合肥未来重点发展的十大商圈之一。

  “因此,它(三里庵)的城市国际化、产业国际化、金融国际化、商业国际化将同步进行,并形成联动。”上述人士称。

  一个国际化的生态系统一旦形成,将吸引优质资本、名企、人才在此汇聚,带动三里庵区域产业创新、经济发展;提升蜀山发展形象。与此同时,这里将成为城市发展新标杆和资本聚集新高地。

  “我们希望三里庵能有独特的气质与品位,成为比肩南京新街口、北京西单、成都春熙路等地的合肥‘新街口’,同时具有国际范、现代化、时尚气质的合肥三里庵国际商圈可以与蜀山区乃至合肥市的发展同频共振。”

  组团发展:区域内将接连引入大项目

  2017年9月,三里庵临时人行天桥将完成使命,拆除作业在晚上进行,人们纷纷前来,做最后的告别。

  与此同时,西至南岗站,东至三十埠站,贯通合肥中心城区、老城区、高新区以及科学城,线路长约27.76公里的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正在加紧施工,三里庵进入地铁时代。

  在“地铁时代”,三里庵将完成“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的回归。地铁完成对于人流的重新分配,这也同时预示整个城市的商业资源的重新分配。

  2018年,三里庵的“国际化”进程已经提上日程。记者获悉,蜀山区已经为三里庵国际商圈未来区域升级、高质发展及核心竞争力提升设计了四大提升。

  上述人士透露:“接着,我们还将在该区域接连引入大项目,在突出发展新国购、之心城核心板块的同时,兼顾发展安徽国际金融中心、汇金大厦板块,并对金绩交口、安大龙河校区的项目做好规划,由点及面,形成组团发展的态势。”

  在此基础上,三里庵将开启产业聚集的国际化,通过引进总部经济、直营店、旗舰店等业态,目标聚焦在金融、大健康、通信产业的集聚;最后,区域价值的增长将带动城市环境和治理水平的提升。

  这是一套“国际化”的组合拳。未来的三里庵将与世界对标,成为蜀山以及合肥商圈创新发展策源地和崭新名片。

  “不论是哪个方面看,三里庵都拥有不可复制的城市区位。它既靠近合肥几何中心,也是百万级的人口密集区,更是这座城市一直以来的商业焦点。随着合肥商业升级,三里庵将率先引领合肥中心商圈的升级变革。”上述人士说。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