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很疑惑,为什么明明孩子年纪还很小,也不经常玩电子产品,怎么就近视了呢?其实孩子近视还有很多其他原因!
 
视力杀手一:晚睡
 
2020年10月在Scientific Reports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睡眠时间越晚,近视的发生率就越高。如下图所示,在两年的观察期间,每天晚上8:30以前睡觉的儿童仅有7.9%发展为近视;而在10点及以后睡觉的儿童则有14.1%成为近视。
 

 
对策:让孩子早点睡!可以的话当然8:30睡比较好,如果做不到,也要尽早睡!晚睡不仅对视力不好,而且也影响孩子长个子,家长一定要重视!
 
视力杀手二:甜食
 
甜食、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糖分,糖分在人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维生素B1,并降低体内钙的含量。

而钙是眼部组织的“保护器”,体内缺少钙,不仅会造成眼睛视网膜的弹力减退、晶状体内压力上升、眼球前后径拉长,还可使角膜、睫状肌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近视加深。
 

 
对策:少吃或不吃甜食,多摄入牛奶、豆腐、芝麻等钙量高的食物,增强身体对眼组织的“保护能力”。
 
视力杀手三:噪音
 
大家可能不知道,当噪音作用于听觉器官时,也会通过神经系统“波及”视觉器官,使人的视力减弱。

相关研究表明,当音响强度在90分贝以上时,在眼底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开始下降,识别弱光反应的时间延长;噪音达到115分贝时,眼睛对光亮度的适应性下降20%,同时伴有色觉能力削弱。
 

对策:不管在听音乐、看电影或者说话的时候,都尽量将音量降低,尽量远离噪音分贝较高的地方。
 
视力杀手四:心理因素
 
一部分青少年已经近视,却因为各种原因未佩戴近视眼镜,造成近视度数不断加深;而另一部分青少年出于求美或者好奇心理,没有近视情况却乱戴他人眼镜,久而久之,也容易发展为近视。
 

对策:父母与老师要多与孩子互动,关注孩子的视力健康、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态。
 
视力杀手五:家庭环境
 
父母双方感情不和,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等情况都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障碍,进而引起视力障碍。这种情况主要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且常被忽视。
 

对策:在日常生活中,大人要保持心境平和,并且与孩子保持沟通,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视力杀手六:宅在家里
 
新加坡专家曾对近1300名青少年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经常在户外活动的孩子们,发生近视的概率比较低。这个实验并非第一次做,全球很多国家的科学家们,为了证实户外活动对预防和治疗近视的作用,纷纷做过类似的实验。

 
对策: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能够大大降低孩子的近视率。合肥名人眼科医院斜弱视与小儿眼科医生陈林义院长解释:增加户外运动可使视网膜受光照时间增多,光照刺激利于视网膜合成和释放多巴胺,使眼轴缩短,从而防治近视。

专家介绍
 

陈林义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合肥名人眼科医院院长 
 
原中国科技大学医院院长、眼科主任,中国科技大学儿童弱视、斜视研究治疗中心主任,全国儿童眼科专家,全国儿童弱视、斜视、小儿眼科学会委员,安徽省近视眼防治研究会会长,原安徽省眼科学会常务委员、安徽省儿童弱视、斜视、小儿眼科学组组长,安徽省激光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实用防盲技术》杂志编委,(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编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小儿眼科、儿童弱视、斜视及青少年近视防治的诊疗。曾多次荣获中国科学院、安徽省、中科大等授予的荣誉称号,2010年荣获中华眼科学会奖。
 

叶龙玲 
副主任医师、斜弱视与小儿眼科主任
安徽省近视防治研究会委员,华厦眼科医院集团斜弱视与小儿眼科学组秘书,角膜塑形镜(梦戴维)资深培训讲师,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擅长斜视显微微创手术、弱视治疗、青少年近视防治。师从全国小儿眼科专家陈林义教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全国重点专科三甲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眼科中心专攻儿童弱斜视诊疗和斜视显微微创手术,提高了安徽省斜视手术的综合治疗水平。
 
责任编辑: 大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