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规模:用大数据和模块化撑起智能工厂新天地 1、大规模是建立在大数据之上,即数据驱动制造
在整个过程中,海尔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改变的不只是企业的内部管理、生产流程、设计工艺的问题,还解决了供给侧、需求侧双方无法有效对接的困境。这就包括生产领域的供给侧比如标准生产、标准作业、标准流程等,需求侧的个性化、定制化等。 通常情况下,大规模定制是计划驱动,即从一个中央的计划单元向各个生产单元发送已“成组”后的生产任务、协调生产。而海尔工业大规模生产模式是数据驱动,自组织生产。在横向集成的模式下,这种自组织的生产模式表现出更大的优势,比如所有机器都不用连接到集中式的中心计算机上就可以自主工作,自主网络可以在应急故障处理和动态调度方面发挥作用,生产可灵活应变。 2、智造业模块化 海尔COSMOPlat就是通过众创汇、海达源等模块,让用户自主定义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在形成一定规模需求之后,就可以通过海尔互联工厂实现生产。这样都看似碎片化零散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并且还实现了较低的成本。 事实上,海尔COSMOPlat是全球唯一一个用户参与交互的大规模定制平台,海尔工业大规模定制模式让工厂变得智能起来。
三、工业化:缔造了无库存又可复制的新型生产模式 一、用“定制”把制造业的“库存”去掉了 因为传统制造业的厂商在生产产品时往往无法精准的判断未来的市场容量有多大,因此生产产品时往往是“盲判”,一旦对市场销售量预测不准确,便容易导致产品库存问题。 互联网时代要的不是高效率,而是高精度。“高精度”对应的是用户个性化需求,于是海尔转变生产模式,以“用户驱动”替代“企业驱动”,通过COSMOPlat将用户的需求连接起来,让用户全流程参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级等环节,使企业能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商品生产定制,进而大幅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对用户终生价值的体验满足。 这个过程中,海尔将定制产品的生产问题通过产品结构和制造过程的重组转化为或部分转化为批量生产问题。这样,对客户而言,所得到的产品是定制的,个性化的;于生产厂家而言,该产品是采用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制造的成熟产品。 而且,重点是,没有了库存,生产跟着需求走,“生产的每台产品都是有主的”。 2、让个性化生产“可复制”
以服装行业为例,服装行业是个亿万级市场,目前服装行业存在两大痛点:库存重和消费者偏好追踪难。而COSMOPlat将制衣环节及物流配送环节数据采集并沉淀到平台上,并通过算法和,模型进行渠道物流的精细化管理,解决了库存问题;同时通过社群交互挖掘用户痛点和创意,对用户需求及流行款式进行预测。 据了解,海尔本身运用COSMOPlat已经打造了沈阳冰箱、郑州空调、胶州空调等8大互联工厂。未来,COSMOPlat将实现海尔在全球的108家工厂全覆盖。在目前,COSMOPlat平台上已经聚集了上亿的用户资源,同时还聚合了300万+的生态资源,形成了用户与资源、用户与企业、企业与资源的3个“双边市场”。COSMOPlat的模式输出已经在电子、船舶、纺织等7大行业均实现了推广落地。现在,海尔的智能制造探索已经带来了明显成效: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上市周期缩短15%,年产值增加10%,年利润增加39%。 这是海尔对行业的最大贡献,也是最好榜样,核心能力大家一起分享。 总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之时,海尔工业大规模定制模式,区别于美国、德国的模式,让我们看到了智能制造的更多可能。
责任编辑:
|
安徽生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生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
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生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51-5666225 邮箱:hftogo@hft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