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竞开,暖阳入怀。四月的合肥,花香弥漫,绿意盎然。4月18日,斛生记与一帮好友相聚望园五号「见山」,听琴赏器,品斛食春,共度一场风雅集会「春日集」。
 


 


 


 

  雅集当天,「见山」弥漫着一派风雅气息。绕过掩在入口的屏风,穿过互动插花式的签到区,踏进青石板铺就的庭院,便看见主会台两侧,一边排列着糯香翻腾的霍山石斛水,一边摆放着绿意舒展的古松和斛来器物。
 


 


 

  下午两点半,暖场活动仙草茶会率先登场。赴约的朋友,一边品石斛的甘润,一边听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李广宁说说古人使用石斛的场景。

 






 

  大国重器,霍山石斛这类帝皇御用的滋补上品,盛放和食用的器具皆有讲究。唐宣州窑执壶、五代定窑花口碟、宋执壶套组、清粉彩瓜棱罐,斛生记展出收罗的各色古物,与传承千年的中华仙草来一场隔空对话,把中国最好的滋补品带给大家。
 


 


 


 

 

  下午三时,「春日集」正式启幕。斛生记的两位门面担当带来一段效仿“君子四艺”的石斛香道表演。伴着空灵的琵琶声,千里挑一的石斛花在国家高级茶艺师何玲敏的冲泡中,花瓣轻盈透雅,翩翩起舞,与鲜爽的绿茶相交相融,香气氤氲而生。
 


 


  与此同时,斛来主理人麦婷焚起香,梵烟轻拢,虚无缥缈,和着悠扬的古乐,舒缓心神。煮茶、插花、焚香、挂画,仿佛回到文人盛行的宋朝。
 


  一段赏心悦目的石斛香道表演结束,这场雅集的主人,也是老字号石斛品牌斛生记的联合创始人,韩冬先生上台致辞。他说道,“霍山石斛有20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历史上一个个盛世和中医药的发展。斛生记一直从古书善本中找寻霍山石斛的根,追溯古人食用的方式,在这过程中我们与传统文化的牵绊越来越深。”
 


  石斛与茶有很深的渊源。韩冬特地邀请国家一级评茶师、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硕士仇传慧上台,浅谈两句。她说,“石斛不仅是滋补上品,更是口感丰富的茶,它可泡可煮,香糯润滑,与茶搭配,口感特别好。”说罢,邀请大家品尝桌上的石斛老白茶。
 


 


 


 


 


  接下来,青年艺术家孙知分享了古琴起源传说,并现场演奏了《暗香》、《流水》。紧接着,她的学生登台,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古琴演奏。撇开嘈杂的思绪,看琴弦一抹一挑、一勾一拨,听琴声和雅婉转、变幻无穷。

 


 


 


 


 


  随后,安徽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王琪带来琵琶演奏。一起一落的弹奏,一曲曲“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古乐,不知不觉中拉近了我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最后,昆曲艺术家陈烁和张梦茹带着《游园惊梦》压轴登场。婉转的唱腔,绮丽的文辞,声声传情,字字走心,听得人如痴如醉。
 


 


  表演结束后,中国烹饪大师李健先生以「春日」为主题,为现场的朋友准备了别具一格的石斛餐。春日应景的石斛花腌笃鲜,石斛鲜条榨汁做成的花胶黄米烩石斛豆腐和脆皮石斛鲜奶,还有那滋补的霍山石斛老鸡汤,每一道都是让人放不下筷子的美味。
 


 


 


 


  一场悠春小叙,一次雅士小聚。借着「春日集」,我们暂别尘世,品着滋补的石斛水,听着悦耳的曲目,尽情于久违的东方诗情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