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IEEE食联网国际标准启动会暨工作组第一次全会在青岛召开,吸引了来自国内外20余位知名企业代表,以及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共同参与,为食联产业构建起合作共赢的生态圈。会上,宣布由海尔担任工作组主席并牵头制定的全球首项食联网系列国际标准正式启动,意味着食联网国际标准进入正式编写阶段。
食联生态领域有了海尔标准
海尔牵头制定的食联网国际标准编写正式启动,意味着食联产业存在的系列难题将得到有效解决。目前,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驱动行业向生态构建的方向变革。在此过程中,食品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在信息协同、系统集成和互联互通等方面仍存在瓶颈,未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架构。
基于此,海尔主导IEEE立项并牵头食联网工作组开展标准研究和草案制定,实现在生态标准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据悉,食联网国际标准的内容涵盖食联网体系架构、数据规范及系统接口要求等,将对规范食联产业发展和加速推进全球生态落地起到关键性作用。
制定国家标准背后的生态优势
海尔之所以能够牵头制定食联网国际标准,背后离不开海尔食联生态的全球引领。以冰箱为生态中枢,海尔接入营养师、有机农场、生鲜冷链等7大类200余家资源方,打造了食联生态。在食联生态中,海尔以“全场景交互,一站式服务”的理念,提供包括体质诊断、代谢检测等健康服务,在线音乐影视、烹饪教学等娱乐服务,以及包括生鲜速递、厨房耗材在内购物服务等,覆盖厨房使用全场景。例如,通过AI识别用户身体数据,经健康云计算后,海尔食联生态可输出用户的个人专属健康食谱。通过厨房内智慧网器互联,海尔食联生态为用户提供一键烘焙等健康烹饪体验。在食联生态领域的实践经验,为海尔食联国际网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在智能家电领域,海尔之所以能够掌握食联网国际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其底气还来自于雄厚的科技实力,而市场表现无疑是最好的映照。据中怡康公布的第9周线下市场数据显示,海尔智慧冰箱的零售量份额为55.55%,是第2名的2倍;零售量年累份额达51.82%,也是第2名的近2倍,双双占据了线下智能冰箱领域的“半壁江山”。
此次海尔主导的食联网国际标准编写正式启动,是其在人单合一模式下的创新成果。这展现了海尔食联生态的全球领先能力,也证实了其在生态品牌领域的落地和变现有实质性的进展。对海尔来说,通过“标准开发”助推食联生态的全球化布局,将成为中国模式引领全球生态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
责任编辑:小蚊子
|
安徽生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生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
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生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51-5666225 邮箱:hftogo@hft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