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街道的命名可谓举足轻重。它们才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或者符号,而是承载着城市文化历史沿革的重要载体。
行走在合肥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这里的街巷名称很有意思,有些带有丰富历史涵义,如操兵巷、蝴蝶巷;有些清新美好,如凤凰桥路、梨花巷:也有些富有浓浓的城市现代气息,如女人街,真可谓“各有千秋”。
图片
两墙之间,一段狭长路。每一条街巷的树荫里,仿佛都隐藏着那么一段陈旧的过往,随四季更迭而更加落寞。而每一条街巷的名称,便似通往“老时光”独一无二的钥匙,静待你我寻去,开启那一扇尘封着无数故事的大门。
你准备好,推开门了吗?
「操兵巷」
CaoBingXiang
这条320米长的小路,一路铺满历史的风霜。
图片
图片
操兵巷位于今合肥市政府宿舍大院北面,是一条两辆轿车狭路相逢都极难错身的僻静小巷,西接荣事达大道,东至四湾巷,东西长短约320米。
图片
相传曹操(一说郭振)驻军合肥城中,时军士到教弩台等演武厅,此小巷为必经之路。军课需要温习,于是小巷内也可见到官兵舞枪弄棒的身影,久而久之,无名小巷便有了名字———操兵巷。
图片
图片
不长的小巷里,漫长的历史以文字+绘画的形式显露出来。那些早已远去的故事,那些消逝在风月里的刀枪剑戟,在时间的长河里翻滚、沉浮,终于宛转成了现代人口中的“传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今的操兵巷只有窄窄的巷道、零星的小店、密密的住房,还有随风起舞的被褥,曾经的风貌已经被历史洗刷得没有任何痕迹,唯余梦里还能辗转幽会当时的铁马金戈。
图片
巷子里很干净,树叶婆娑,日光温柔,步履匆忙的人们似乎并没有留意过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蝴蝶巷」
HuDieXiang
看见这个名字,仿佛能想见初夏的傍晚,常有绮丽的蝴蝶缓缓煽动翅膀,翩翩然落在巷子里哪户人间的窗前......可事实上,蝴蝶巷里并无蝴蝶。
图片
△曾经的路牌
图片
步行街上明教寺两侧,藏着两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那便是东、西蝴蝶巷了。对于巷子名称的来历,当地人笑称,明教寺就像一个蝴蝶的身子,而这两个巷子弯弯绕绕,像是蝴蝶的翅膀,所以得名“蝴蝶巷”。也有人说,蝴蝶巷之前是一片花木繁盛之地,众多的花草吸引了各色蝴蝶前来,时人便以此取名蝴蝶巷。
图片
图片
巷子的一侧是明教寺赤色的高墙,连接着视线高处支棱起来的飞檐翘角,在阳光照耀下更显朱红庄重,不远处有寺内的月季期期艾艾探出头来。
图片
图片
另一侧是街户们赖以生活的灰墙青瓦。因着明教寺的缘故,巷中沿线布着许多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店铺,像是图中的“金佛缘”、“斋面馆”、“逍遥旅馆”等,一听便知是寺庙周边衍生物。
图片
图片
巷子中段,有砖红的墙体不堪岁月侵袭,颓然暴露在空气中。
图片
图片
两个巷子都不长,巷子里没有拥挤的人流,只有三三两两顶着烈日辛勤劳作的居民。
小编到访时是未时,早过了饭点,是以未见人声鼎沸的午饭光景。不过“街”不可貌相,别瞅着现在巷子是一幅安静模样,听说到了夏日,居住于此的居民会端着饭碗到处串门,吆喝谈笑,就着张家长、李家短咽下晚饭,十分热闹。
图片
图片
挂满肉排的小摊上,有老板在细细剥剔着贴骨肉;巷口的早餐店,摆着刚出锅的、香喷喷油滋滋的小吃......匆忙又徐缓的烟火气在这里奇异的混淆着,凝聚成蝴蝶巷独有的气场。
图片
蝴蝶巷身处繁华闹市,却从容地偏安一隅,不因时间的改变而磨损其光泽,反有种洗尽铅华的脱俗气质。晨钟暮鼓间,不知不觉便已跨过了千年岁月。
「姑娘巷」
GuNiangXiang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戴望舒
图片
图片
这首写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诗,仿佛在诉说着姑娘巷从前的轶事——隐于城郊的幽寂小巷,和秀美又神秘的年轻姑娘,这样的相遇仿佛是有着神奇的化学反应,画面感极强,叫人心驰神往。
可诗篇与现实似乎略有差异——据说上世纪,这条巷子里的人家大多富裕,很多姑娘结婚后仍不愿离开,于是携女婿上门在此定居,久而久之,这里就被戏称为“姑娘巷”,与戴老师笔下的“姑娘”“雨巷”并无联系。
图片
踏过了无数个春秋的姑娘巷,有一种奇异的“年代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高低错落的板凳撑起了一张张木板,其上摆满了肉食、豆酱、水果、药材;完好的纸箱商户老板不舍得扔,再次“重装上阵”,以前或许装过方便面、饮料,但现在都用来装酥脆的干果了;泡沫箱在这儿也是很常见的“保温箱”,在里面放新鲜的蔬菜再好不过......
图片
逛着逛着,身旁的铺面边上倏忽出现一张纸板,靠近一看,原来是一块用笔墨写就的、原始的“招牌”。
“换拉链、绞裤边、烫衣服”,有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行当了?从前衣服坏了我们会修修补补,但现在,我们会直接买新的。物欲横流的时代,谁还会花心思让旧事物“焕新”呢?
图片
巷子口立着一幢高楼,在这并不算低矮的楼群中赫然是“鹤立鸡群”,更衬得姑娘巷多了些不易言说的陈旧韵味。
图片
高高低低的晾衣线和电线纠缠着,像心脏外层的毛细血管,分支通连成网,纷杂的爬满了巷子两边的房屋。
图片
初夏的午后,车子,车声,尘土,尾气,都不见了踪影,只剩下这一条安静的路,从这头的入口蜿蜒而来,又向着那边的出口迤逦而去。
「蚂蚁塘路」
MaYiTangLu
蚁是群集而居的社会性昆虫,恋巢性很强。这条路叫做“蚂蚁塘路”,是否住在这里的人也同蚂蚁一样恋“巢”?
图片
图片
△资料图片
在已被下了“拆”令的合肥市明光路汽车站对面,有一条窄窄的蚂蚁塘巷,看似不起眼,历史渊源却可上溯到清朝康熙年间。根据《合肥市地名录》中记载,蚂蚁塘路以蚂蚁塘而得名。
蚂蚁塘相传是清朝康熙年间庐州府在附近一带兴建“东关公馆”(相当于现在很多单位的家属楼)时公馆后花园的一口水塘。一说,形状像蚂蚁,另一说,水塘中有座土墩上蚂蚁成群垒筑蚁穴,因而得名“蚂蚁穴塘”。
图片
△资料图片
到民国初年,这一带形成了购销棉麻的市场——崇德街,由此聚居了众多拖儿带女的纺织女工,“蚂蚁塘”也因此被以合肥口音戏称为“妈姨塘”。
图片
图片
如今的蚂蚁塘似乎是没“塘”了,小编逛了两圈都没找着。但发现了一片贴满了“孝、恭、谦、勤”等优秀品质的的标语墙,墙下有一位“妈姨”携丈夫推着囡囡走过,倒是十分应景了。
图片
抬头,爬山虎茵茵如盖,把窗户围得只剩了一方湛蓝色。
图片
低眉,一只小狗正在门里向外张望,黝黑的眼瞳里仿佛凝聚着一个问号:“你在我家门外干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依旧是趁着晴好天气晒衣裤被褥,常见的生活场景里满满都是人们认真生活的剪影。不过这床单的花色......为毛和小编家中那条一模一样?这是怎么做到统一的?是不是所有人家里都有这么一条粉红色带花的床单?
图片
出口处有一家宾馆,门面虽小招牌却很大——“四海宾馆”。让人不禁想吟出那么一句:笑迎四海来客,喜待八方嘉宾。往里头瞄了一眼,门里有老式的挂钟、老式的双开门冰箱,墙上还张贴着一张世界地图,不知为何,有一种回到上世纪的感觉。
图片
图片
“小时候捉迷藏在这里,长大了上下班在这里,人到中年送走双亲在这里,老了也就习惯了在这里。”有住户如此打趣道。蚂蚁塘路上曾闪烁过无数行色匆匆的旅人背影,也有“恋巢”的合肥人久居不腻。
「女人街」
NvRenJie
一条长仅270米的小街,也是承载合肥城市记忆的一条小街。
图片
△资料图片
图片
△资料图片
从1978年的七桂塘小商场市场,到2020年被撤销命名,几十年间一次又一次的改头换面,女人街假如也会发泄情绪,或许会喟叹一声“命运多舛”。
图片
这里曾红极一时。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是女人的东西,从头到脚,在这里都能买到,称一声“女人们尽情
购物的天堂”名副其实。但随着合肥商业街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女人街曾经的顾客群体有了更宽泛的
购物选择,不再只钟情于这一条街。女人街日渐式微。
图片
时至中午,小编看到还有很多店铺都开着门,像敞开了热情的怀抱,但日头正盛的午后,这条街上人很少,偶有三两路过,也是神色匆匆,或者缓步到树荫下乘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条街经过大大小小的几次改造,仍旧很热闹,很温暖,很有生活气息。
我们曾经在这惊喜于新品的时尚,吆喝着三五个朋友一起逛街、试穿;曾在装潢舒适的小店里,给指甲涂抹上一抹亮色;也曾在某个夕阳落下的黄昏,提着两手满满的“战利品”往家走,肆意享受
购物的惬意。
女人街,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的确是承载了太多太多合肥人美好的回忆。
图片
得闲了,再去女人街逛逛吧,它们依旧敞开着怀抱,在等你呢。
「木滩街」
MuTanJie
改名换姓后,木滩街重获“新生”。
图片
△资料图片
图片
△资料图片
木滩街位于合肥东门孝肃桥附近。早在清代时期,由南淝河水路运入合肥的竹器木材多集散于此处的一片河滩上,并逐渐形成木材交易市场,因此得名木滩街。合肥年头久远的老街,这里算“叫得上号”的了。
图片
1982年,因街边的“红光桥”复名凤凰桥,木滩街亦随桥名改为凤凰桥路,上世纪90年代一度曾又名凤凰桥巷,木滩街地名逐渐不为人知。
图片
图片
如今的木滩街只剩下一个可以存放记忆的名称,抬眼可望宽阔的柏油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再不见从前南淝河水运的影子,但在老合肥的印象中,木滩街悠久的历史,总是与南淝河码头昔日繁华的景象难舍难分。
图片
四处现代化高楼掩映着这一条只容许两车错身的小巷,巷旁是不知道矗立了多少年的住宅楼,两相对比,竟有了一丝“众人皆醒我独醉”的独特之感。
图片
街边的住宅建筑,白色的窗护栏附着橙色的墙体,暖色调搭配叫人心情明媚,向上望去却是冷蓝色调的吊顶,有种打翻了水彩盘的感觉。但不得不说,这样颜色鲜明的建筑还蛮有意思的。
图片
巷子口有小卖部,冰凉凉的雪糕、沁人心脾的汽水、辣乎乎的辣条,还有一些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不知道又将烙印在哪些小朋友的“童年记忆”里。
图片
街边有四人觅着阴凉处围桌而坐,手中各执一副纸牌,正在“牌”场中奋力“厮杀”,不知玩的是“掼蛋”还是“斗地主”。
图片
如今的木滩街(凤凰桥路)见了多少日升月落,送走了多少往来船舶,终于安稳于这初夏晴天、微风习习的平静日常。
「梨花巷」
LiHuaXiang
不远处隔着长江西路的银泰、红星路的商之都,这里怎么看都像是繁华之所。然而镜头一转,面前的巷子并不如其名唯美,梨花不见,只余块块历史斑驳的石砖。
图片
图片
其实梨花巷里真的有梨花,但梨花的繁盛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后来人”行步至此再难看到往昔“一树梨花压海棠”的美景。但小编不觉失落,因为这里的烟火气,比梨花更迷人。
图片
图片
碧蓝如洗的天空之下,四向延伸的各路电线在空中相遇、相交再相错,又各自蜿蜒进人家户的角落隐秘处。虽然梨花巷的架空电线网络看起来挺像蜘蛛网,不过好在杂而不乱,偶尔抬头看去还是颇有看头。
图片
图片
这里很少看见急冲冲的人按着喇叭呼啸而过,多是慢慢悠悠的,悠哉地在这处买个皮薄瓤红的西瓜,又悠哉地在那处买一份凉皮,吃饱喝足后再悠哉地隐进巷子深处——或许回到家后仍是悠哉游哉,往沙发上一瘫,美好的午后就这样开始了。
图片
图片
红底黄字的招牌着实很吸引人,小编没忍住诱惑,也走进店里要了一份“凉皮+凉面合拌”大快朵颐。口感酸酸的,辣味倒不是很重,比起饱腹更像是饭前的开胃小菜。
图片
许多建筑的楼梯口就开在巷子里,像巨蛇身上的鳞片,多而繁密,有些入口特别矮,高个子得略埋着头才能进。墙体虽粉饰过,但架不住年岁残忍,有火烧砖开始慢慢露了出来。
图片
谁的椅子正矗在楼梯口,等待主人归来呢?
图片
头发花白的老人倚着办公椅,前前后后略微摇晃,舒舒服服地晒着太阳、吹着夏风,尽情享受时光静好。
图片
有晾衣杆自人家户的窗户处伸出来,黑黢黢的杆子上满是床单飘扬,遮天蔽日,一时间竟分不清哪些是电线杆和架空电线,而哪些又是挂着床单的晾衣杆。
图片
倘若梨花巷里还能望见满巷的梨花开,应该很美罢。
···
一城有一城的故事
一街有一街的记忆
街巷万千,皆具往事
不同的是名字
相同的是它们都为合肥
作下生动注解
图片
这些隐藏在合肥各处的寻常巷陌,既没有淮河路、官亭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也没有长江东路川流不息的笔直通畅,甚至有些窄短到有些促狭,但它们,从南往北,自西向东,哪里都是合肥人认真生活的浮光掠影。
看似无比普通,承载的却是幸福日常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