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爱上一座城
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
其实不然,
爱上一座城
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
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
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
我们总借着旅行去发现别的城市之美,
殊不知蓦然回首,
身边也有这么一座城
让你流连忘返。
一面古色古香,一面摩登时尚!

合肥,
大概就是这样一座城,
有着它与众不同的“两面”。
每一座城市,都有独属自己的城市属性。像是城市的名片,独具一格。
或是霓虹闪烁,灯红酒绿,或是海纳百川,底蕴厚重……无需刻意营造,生活里就有城市的气息和味道。
合肥便有两张面孔,那是古典与摩登的交融。
三国故地、包公故里,合肥不缺豪气而古典的时代风华。流光溢彩,灯火通明,这里也有豪华大都市的时尚摩登。古典之美与现代风格共存,这便是合肥。
合肥,确实古典。
三国的教弩台,现在的明教寺,千年的古逍遥津,合肥有的是古迹。
包公园、三国遗址公园、城隍庙......它们任由时光的飞轮流转不停,在光阴积淀中绽放历久弥新的光彩。
三国故地,见证几度沉浮,合肥有的是底蕴。
明教寺、古逍遥津、李鸿章故居......
一眼望去,多少历史的节拍在这里敲响,又有多少历史人物在这里匆匆登场又匆匆退台。
这里有禅林道场的晨钟暮鼓。
据嘉庆八年(1803年)《合肥县傅城郭图》绘载,当时合肥地区的寺庙多达40余所。民国以后,虽渐衰微,但仍有“六观七寺八庙九宫十三庵”之说。
开福寺、马政寺、西庐寺......可以去这些地方品一碗素食,感受远离尘嚣的宁静。
这里有白墙灰瓦的别致,有小桥流水的清雅。
三河古镇的古风余韵,“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明清时期的建筑,鳞次栉比,青色大块条石铺砌而成的路面,印刻着时光打磨后的痕迹。
那是依托烟火的生活,总有厚重的历史,刻在它们的记忆里。
这里有文采斐然的气质禀赋。
“曹公教弩台,今作比丘寺。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
“的卢当日跳檀溪,又见吴侯败合淝。退后着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
“蜀山回出千螺秀,淝水长萦一带回”
多少文人才子挥毫泼墨,绘出合肥锦绣山河……
合肥的这份古韵绝不是简单的深宅大院,小桥流水。千百年流传的物质元素和标志早已刻进了城市肌理。
合肥,也确实摩登。
魅力合肥有着属于她的双面风采,旧的彻底,新的崭新。
“摩登”像是“古典”的对立,在合肥这座古都相互碰撞,并且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它们,并不冲突。
图|摄影师李鹏飞
老城看起来悠闲安逸,高新区似乎不用下班。北上广的生活节奏,崭新的科技气息,多远的文化磁场......在合肥这座2000多年的老城里,并不突兀。
这里毫不吝啬地精彩。
图|安徽生活网特约摄影师另影先生
图|摄影师王牌
安徽广电中心、双子楼、合肥大剧院、奥体中心、合肥南站......新地标们极具特色,光影交织间璀璨耀眼。
图|安徽生活网特约摄影师张新祥
她的琼楼玉宇,让人如痴如醉,她的灯火通明,让人欲罢不能。
这里不分昼夜地热闹。
图|安徽生活网特约摄影师几苇
图|安徽生活网特约摄影师帕拉图
长江路、金寨路、徽州大道、五里墩立交......这里总是川流不息。
图|安徽生活网特约摄影师帕拉图
摩天大楼高耸入云,道路天桥纵横交错。千万条“街道”如城市的血管一般,带着蓬勃生命力奔腾不息。
这里有条不紊地升华。
合肥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5号线、合安高铁、合六城际铁路......
图|安徽生活网特约摄影师MR.D
交通迸发的时代,合肥于车水马龙间欣欣向荣。
这里经年累月地欢腾。
书店、展览、美术馆……酒馆、桌游、古着店……
追寻潮流的合肥侠们,将摩登时尚融入生活的张力。任凭日月更迭,昼夜转换,美好的青春岁月,怎能未老先衰?
古典与摩登,合肥有两张面孔。
她真的是极其特殊的存在,让人忍不住想过去看看。
图|安徽生活网特约摄影师早上的风
截然不同却又相互交融的两种属性,于合肥得到统一。
图|安徽生活网特约摄影师另影先生
在温情烟火的市井,在拔地凌空的大厦,在底蕴深厚的名胜古迹,在寻常巷陌的街头巷尾……
这种和谐而又美好的统一,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
理想的城不止一面,
每一个人都能在这座城里,
读出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风格迥异的合肥,
而无论是怎样的一面,
你的存在就是这座城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