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你的相城路
我去我的幸福坝
合肥地铁·3号线
开往幸福坝的列车,许多人中途却下了车
“幸福坝”究竟在哪里?
坐上3号线地铁,一探究竟吧!
1、搭上通往幸福坝方向的列车“开往幸福坝的列车即将进站。”这是每次在等候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合肥地铁3号线于2019年底正式运行,其中,“幸福坝”作为终点站因站台名渐渐驶入人们的视野。
在通往“幸福坝”的路上,道路平坦开阔,满目苍翠绿植,耳边鸟鸣婉转,来往的的游客可以一边欣赏乡村风光一边品味农家
美食……这座肥西县与合肥经开区交界的上派小邑,已成颇具名气的“网红打卡地”。
2、走进昔日伟人“提名地”——幸福坝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有一座周恩来总理曾经亲笔提名的蓄水坝——“幸福坝”。幸福坝前身是一座拦截上游河水用于农业灌溉的堤坝,上世纪60十年代,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原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省长黄岩和副省长王光宇等同志陪同下,来到肥西视察。
图|周恩来总理视察肥西幸福坝来源@肥西县党史办
在视察的途中周总理听说肥西农业社正在修建一处水利工程,就和干部一起前往工地。侯守伦向总理介绍说:工地上有370多名社员正在兴修拦水坝,已完成土方9万立方米。周总理察看坝下涵洞,问这个坝是国家投资还是社里自办的。侯守伦一一作了回答。并说:“大坝完工后,自流灌溉,可使全社大部分农田变成保收田,所以社员们给这个坝取名‘幸福坝’。”
1958年1月6日,周恩来总理视察了肥光小学,这也成为了学校发展史上最珍贵的篇章。
图|周恩来总理与肥光小学师生在一起来源@肥西县党史办
图|周恩来总理与肥光小学师生合照来源@肥西县党史办
3、“幸福坝”的时过变迁
时光飞逝,进入21世纪以后,当年灌溉良田数千亩的幸福坝,如今已经被一条热电厂专用铁道截成了两半,一半水面依旧波光粼粼,春天的时候还会看到鸭子在水面上嬉戏,而另一半,则已逐渐干涸。幸福坝下游曾经需要灌溉的田地,如今,已经变成了安置小区,名叫“幸福园小区”。
今天,跟随着伟人的足迹,一起踏过周总理踏过的路.....
一走进肥光小学的大门就会看到系着红领巾的周恩来总理和一群小学生的雕像!
教学楼旁刻着周恩来总理题词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几个大字,这是我上学时最喜欢的一句话!这句话的由来直至今日我依然记得很清楚!
可是如今的桃花镇为肥西工业重镇,寸土寸金。在高楼林立,厂房遍地的现代城市建筑间,桃花镇在道路两侧、高压走廊下找到了造林空间,而这片逐渐被人遗忘的空间正是当年“功勋”一时的幸福坝。
但是依然保留着肥西县人民医院;
不忘初心的桃花镇翡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还有发展中的肥西商圈.....
4、街采-“幸福坝”几代人的记忆
“水里鱼满塘,家中粮满仓,党的恩情深,幸福万年长。”据当地的老人们回忆,那时候建水坝不容易,虽然地形有利,但那个时候都是用古老的工具,即扁担、铁锹等一些古老的方式,也就是人挑肩扛。经过咱们广大农民的艰苦奋斗,水坝终于建成了,取名幸福坝。水坝既可蓄水灌溉,又可养鱼、发电、加工、磨面、夹米、轧花,周围的老百姓受益匪浅。
“记得我小的时候,水库里的水特别的清,夏天的傍晚,住在周边的乡亲都会来这边游泳,平时里钓鱼的人也很多,周边的几棵桑葚树是我们小时候最爱去的地方。”住在幸福小区的七十多岁的老人家深情款款地回忆道。
大妈和我聊起周恩来总理视察幸福坝的时候,满脸的笑容,内心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说当时周恩来总理进去过她的家门,还询问了拐角的农耕物是什么.....边说边笑~回忆往昔的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好!
结束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昔日的幸福坝早已换了新颜,老居民换上“新居所”。如今,飞驰的地铁3号线列车实实在在赋予生活在幸福坝的居民更多“幸福”含义。
列车疾驰,满载而来的是经济发展,周围设施完善;鸟语花香,居民的小康愿望照进现实。幸福坝盛开幸福花,历史与发展交织,美景与生活共歌;律动着现代的时尚,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