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官方QQ:800081088   广告热线:0551-65666395
首页  首页  城记
全攻略
爱上合肥
肥肥集市
合肥房产
梦回庐州,卧游五里墩的前世今生!
2020-11-18 12:20:05安徽生活网
每每聊起合肥,总能听到身边的人说起:如果你走在合肥的原野上,你会遇见一个个隆起在田间的硕大土墩。这些土墩上面长满草木,有的已经成了田地或建起民居……

但是,你可不要小瞧这些土墩,看是寻常。其实,当你走近探寻,你就会发现,它们竟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名词解释:墩

“墩”,在古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东汉的许慎在《说文》里解释道:“墩,平地有堆。”墩,土堆而成的高台,高居其上免受水患。在古代,墩台也是城镇防御工程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史记》里记载:“昼日燃烽,以望火烟;夜举燧以望火光也。烽,土橹也;燧,炬火也,皆山上安之,有寇则举之。”每当敌人侵犯,夜间士兵在墩台上点燃火把,白天在墩台上放烟,便于快速传递军情信息。
今天

小编将带你一起

解开合肥那些“墩”文化

第一篇章

五里墩:昔古烽火墩,今五里飞虹
 

 
五里墩是因距离合肥西平门五华里而得名,自古以来就是战略重地和交通要道。古时候每当有敌人来侵犯,夜间就会有士兵在墩台上点起火把,白天在墩台上放烟,起到了快速传递军情信息的作用,是打仗的重要据点。
 
图|来源@安徽生活网特邀摄影师几苇

如今,人们提起合肥的五里墩,脑海里首先浮现的便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五里墩立交桥,被称为合肥的“五里飞虹”。尤其是在灯火辉煌的晚上,立交桥上灯光绚丽,仿佛彩虹贯穿,犹如气吞山河之势,震撼心间。“五里飞虹”的雄姿如同一张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展示出合肥的千年历史画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从老合肥的大西门一直往西,

因为是从合肥城区通向大蜀山的路,

所以叫蜀山路。

算是合肥往西的唯一一条道路。

1980年左右,

蜀山路上只有进出城的行人,

那时候的五里墩,向北的道路还不太畅通。

当年的蜀山路还是很荒凉的

真正繁华起来

是上世纪90年代

以五里墩立交桥的建设为节点

五里墩立交桥·发展史

五里墩立交桥始建于1995年6月,历时半年,完成主体工程,次年5月全线通车。是一座四层互通式立交桥,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桥梁面积为4.2万平方米,占地8.9公顷,其中最高层的匝道距离地面有21米,大大缓解了西城区通向东西南北的交通压力。它的原设计单位是上海城建设计院,原主要施工单位是中铁四局四公司。
 
图|修建中的五里墩立交桥来源@资料图片

1995年8月,五里墩立交桥建设者中铁四局工人在合肥市首座立交桥工地,冒着高温,人拉肩扛使钢筋笼就位,火热的施工场景至今仍留在很多老合肥人的记忆中。

1996年5月,坐落于长江路上的合肥市第一座现代化立交桥竣工了!合肥市民万人空巷,争相前来目睹它的风采。

五里墩立交为四层互通式立交,在刚投入使用的两三年,许多市民甚至业内专家都认为,五里墩立交的建设对于当时来说“太超前”了。

五里墩立交桥的建设,让三里庵焕发了生机。2004年,国购广场在这里正式建成营业。

国购广场和之心城等大型综合体的建成营业,也带动了周边高档写字楼的建设运营。国元证卷、合肥科技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入驻,加上地铁三号线的开通,为三里庵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里墩立交桥·大心脏

从空中俯瞰,五里墩立交桥如同“心脏”,连接长江路、合作化路高架、长江西路高架、南一环、西一环等各个方向的“大动脉血管”,伴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保证了“血液”的正常循环流动。
 
图|五里墩立交桥来源@安徽生活网特邀摄影师MR.D

如今,合肥的立交桥和高架桥纵横南北,贯穿东西,构造出一个新合肥。在五里墩立交桥的辐射带动下,蜀山区五大商圈齐发展。往南,被誉为安徽“陆家嘴”的天鹅湖金融商务区正在形成;往西,蜀山经济开发区内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等产业载体,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加快蜀山区形成开放型经济的新引擎。
 
图|五里墩来源@今日蜀山
图|五里墩电信大楼来源@安徽生活网特邀摄影师MR.D
图|合肥环球中心来源@安徽生活网特邀摄影师MR.D
图|俯瞰电信大楼来源@安徽生活网特邀摄影师MR.D
图|俯瞰蜀山区来源@安徽生活网特邀摄影师MR.D

五里墩街道·老合肥的烟火气
 


 
“白墙黑瓦马头墙,院落厅堂两厢房”,青阳北路沿街商铺墙体设计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与徽派文韵,使之成为三号线地铁出入口的一道靓丽风景。



 
五里墩街道为了庆祝国庆和中秋节挂起了大红灯笼,两边的花草也修剪的整整齐齐!




 
青阳路社区街道采用徽派风格的设计理念,墙头引入徽派竹节小瓦,墙面采用真石漆制作工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24个舍己孝亲(“负米养亲”、“鹿乳奉亲”等)的故事。
 


 
飞虹菜市场依旧是那么热热闹闹!
 



 
五里墩立交桥桥下人气也是杠杠的,竟然斗起了地主!

街采·五里墩的记忆

“我是2014年来到的合肥,不是合肥本地人,那时的合肥地铁还没有建好,但是,相对于其他地方,14年五里墩的交通已经很便利了,我来合肥主要是做点小本生意,因为五里墩立交桥下面摆地摊不收费,所以卖一些自己种的烤红薯。(烤红薯8块一斤哈)“
——市民张大妈
 

“我是合肥本地人,年轻那会,五里墩还没有立交桥。那会的五里墩在合肥算是很偏了。蜀山路上也只有三里庵、五里墩、七里塘这样的路口才有商铺和民居。现在五里墩立交桥建好了,交通便利了,人多了,但我年纪也大了,所以在桥底下面摆地摊卖一些自己家里种的蔬菜。(摆摊不收费,还冬暖夏凉!)”
——市民刘大爷



结束语

五里墩立交桥的建设,让三里庵、蜀山区、乃至合肥都焕发了新的生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五里墩立交桥,被合肥人骄傲地称为“五里飞虹”。从墩台变为立交桥,从军事设施变为交通要道,这就是五里墩立交,伴随一代代合肥人的成长!

一个城市的发展,犹如驶过的时光廊道,像是映射着每个人的成长奋斗史。对于土生土长在合肥或是背井离乡因为工作生活在的合肥这座城市的人们,总能找到他与这座城市的关联点!

所以,这里已经不仅是蜀山区的一处地标,也是合肥的标志性建筑,未来它将带给合肥人更多美好。
 
|今日话题|

#在合肥,还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墩“

你还知道哪些?#

快来评论区,说出你的答案吧!



撰文✎小王

图片、视频✎今日蜀山、蜀山发布、摄影@小王、安徽生活网特邀摄影师@MR.D、安徽生活网特邀摄影师几苇、资料图片

参考✎《蜀山发布》、《安徽新闻》、《今日蜀山》、《文艺合肥》、往期文章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一米阳光

官方QQ
800081088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
0551-65666395